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

敲黑板!急性白血病常见护理问题一文全get!

字号: + - 14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和髓外浸润等症状。在患者治疗期间,治疗方式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也会面对许多护理上的问题。那么急性白血病常见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对症护理呢?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一科十二病区护士长朱凤欣特为大家带来详细讲解。


一、急性白血病常见护理问题

1. 活动无耐力:由于白血病引起的代谢增强,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乏力的症状。

2. 体温过高:白血病患者会出现体温过高的情况,大多与粒细胞减少、肿瘤细胞代谢亢进或呼吸道感染有关。

3. 疼痛:由于肿瘤细胞的浸润,大多数患者会伴有骨骼和关节的疼痛。

4. 营养失调:白血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心情易低落,治疗期间可能会伴随身体不适,体重下降甚至消瘦,极易引发营养失调等不良影响。

5. 潜在并发症:

• 皮肤完整性受损/口腔、肛周黏膜炎:与化疗副反应、免疫力下降有关。

• 并发症感染:粒细胞减少或化疗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都会引发潜在并发症感染。

• 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此外,还有自我形象紊乱、知识缺乏等护理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大家也要引起重视。


二、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1. 常规护理

(1)保持环境整洁

①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空气流通;② 戴好口罩;③ 住院期间白细胞低时,可选择居住层流病床,防止感染。

(2)适当休息活动

患者应适当进行运动;患有合并脾大的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避免弯腰和碰撞腹部,防止发生脾破裂。

(3)清淡饮食

选择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宜食清淡易消化软食。

(4)病情监测及观察

• 观察皮肤黏膜苍白程度,有无出血点等出血倾向;牙龈是否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的浸润症状。

• 定时监测体温。


2. 对症护理

(1)贫血

按照血红蛋白的数值分为轻、中、重度贫血。轻度贫血的患者可适当休息;中重度贫血的患者应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必要时卧床休息;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严重贫血的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输血等治疗。

(2)出血

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出血有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根据不同出血部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鼻出血:少量出血可进行按压或冷敷,出血量较大时应使用棉球或明胶海绵进行填塞。

• 牙龈出血:保持口腔卫生;每天进餐前后、睡前漱口;采取局部止血。

• 眼底出血:减少活动,卧床休息;避免强光、揉眼等刺激。

消化道出血少量出血可遵医嘱进食温凉的流食,大量出血应禁食水,遵医嘱服用止血药。

• 颅内出血:是白血病患者最严重的出血征象,会出现视物模糊、头晕、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出现颅内出血时应立即采取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及降颅压药物,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特别提示

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小板指标,当血小板<20×109/L时,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必须卧床休息!


(3)感染

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感染是灾难性的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痛,还会增加很多经济负担。在日常护理中,我们要密切关注以下方面:

• 定时监测血象及生命体征变化。

• 房间定时通风,适宜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

• 限制陪住探视,粒细胞<0.5×109/L时需采取隔离衣、层流床等保护性隔离措施。

• 遵循“三短六洁”卫生习惯:

① “三短”:头发短、指甲短、胡须短;

② “六洁”:保持头发、皮肤、口腔、手足、会阴和肛周整洁卫生。


预防口腔黏膜炎!

口腔黏膜炎常发生在患者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其中60岁以上的女性是高发人群,有口腔疾病或免疫缺陷的患者风险性更高。口腔黏膜炎根据不同症状表现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那么如何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呢?

第一步:观察口腔状态,有无特殊异常或味觉发生变化。

第二步:选择正确合适的漱口水。常见的漱口水大多是广谱抗菌的漱口水,但对于有真菌感染的患者来说可使用制霉菌素片进行含漱。

第三步: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将漱口水含在口中,鼓动双颊与舌尖,在牙齿、牙龈以及各个黏膜的表面进行含漱,含漱时间长一些。


特别提示

当血小板<50×109/L时应用软毛刷刷牙;血小板<20×109/L时禁止刷牙,减少对黏膜不利的因素。


3. 化疗护理

(1)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在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发生局部皮肤坏死的情况,因此会选择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减少局部刺激。

(2)定期检查血象:化疗后可能会伴随血象下降,患者需遵医嘱定期查血,预防感染及出血。

(3)服用药物止泻止吐:患者最常见的化疗反应就是恶心呕吐,患者可在治疗前遵医嘱服用止吐药,发生便秘时适当应用缓泻剂和润肠药。

(4)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化疗会伴随脏器损伤,影响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因此患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5)注意神经毒性及抗肿瘤药物损害:化疗后的患者常会出现指端麻木、腱反射消失、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等反应,可遵医嘱服用保护神经的药物。

(6)脱发:可戴假发或帽子。


4. 放疗护理

放疗前准备:检查身体是否有局部感染、口腔炎、牙龈炎等;于放疗前一天充分饮水,可遵医嘱服用B族维生素制剂,减轻放疗引起的不适症状。放疗后常见不良反应有身体虚弱、无力、头晕、恶心、呕吐、厌食。在护理上我们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 放疗前不宜进食;

• 放疗后静卧休息30分钟;

• 放疗期间清淡饮食,食用富含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

• 照射部位皮肤可用温水、软毛巾轻轻擦拭,忌用肥皂,也不可涂酒精等刺激皮肤;

• 头面部减少太阳照射,可采取物理防晒;

• 如果皮肤出现脱屑,应自然脱落,禁止用手撕;

• 加强口腔护理,在放疗期间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 移植前预处理大剂量照射后需冰袋冷敷双腮,预防腮腺炎。


5. 用药护理

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会用到很多药物,有些药物使用时有特殊的注意事项和服用说明,医生和护士都会提前告知使用方法,我们的患者和家属也要及时与医生和护士沟通,遵医嘱进行用药。


血液肿瘤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时需重点关注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血象三系的减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此外,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呼吸系统、皮肤的受累等等。家长们需定期去医院检查患儿血象,医生也会根据患儿整体情况进行药物调整。


6. 管路护理

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身上常常有一些“生命管道”,用来输送能量、排出废物以及监测体征。根据其分类,可以分为供给性管道、排除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


管路的护理需遵循保持通畅、保持清洁、固定牢靠、防止逆流的原则;我们患者和家属要做的关键是防止脱落和防止感染


在抗白路上,患者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积极配合医护治疗,大家一起努力战胜病魔。祝愿每位抗白患友早日康复!


  • 400-00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