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 正文

健康教育

疾病治疗

肝癌频道 | 邹英华教授:肝癌早防早治是关键,早期介入疗效好!

字号: + - 14

金秋十月,情暖重阳。高博医疗集团“博医同行,情暖重阳”大型科普系列活动——“肝癌老龄患者如何选择合理治疗?”专场,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高博医疗集团肝胆肿瘤学科带头人——邹英华教授为大家进行了“肝癌早发现、治疗有介入”的主题科普。罹患肝癌怎么办?据邹英华教授介绍,肝癌其实可以更好防治,早期进行介入治疗后,肝癌患者依然能够获得良好的生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根据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统计,肝癌导致的死亡率更是仅次于肺癌,高居第二。


恶性肿瘤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完全清除肿瘤细胞,使患者能够达到长期生存、治愈,而单靠药物治疗通常难以达到完全清除肿瘤的效果。因此,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通常首先考虑的是能够完全清除肿瘤的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但是在临床实际当中,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仍需改善,这是因为,就诊患者往往已经处于疾病晚期或是经过多次治疗后复发,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治疗要求,只能采用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而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实际上,肝癌也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


癌症到底是什么?如何发生的?


癌变是指正常细胞在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后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到目前为止,恶性肿瘤的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但在某些条件下,如反复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等作用,原癌基因可被异常激活,转变为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异常增殖成为癌症。抑癌基因俗称抗癌基因,是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内可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它与原癌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当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当患者存在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以及其他各种慢性肝病时,癌症相关基因就会被激活,从而转化成为肝癌。临床当中90%肝癌患者是从慢性肝脏疾病转化而来,因此,慢性肝病的管理和监测对肝癌的预防十分重要。


如何进行肝癌预防?


对于存在慢性肝病的患者,应进行定期、规律的监测,每3-4个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彩超检查,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更为密集的监测。对于彩超检查结果怀疑肿瘤或彩超无异常但患者存在体能下降、消瘦等症状,需要通过增强CT增强MR进行进一步筛查,增强CT或增强MR对小肝癌较为敏感,可以尽早发现肿瘤。


除增强CT、增强MR外,穿刺活检是更为确切的确诊手段。在影像指导下通过经皮穿刺取得病变组织,可以完全确认病变是否为恶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穿刺中未取到恶性病变的组织,活检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可以通过肿瘤血液学指标如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帮助诊断和监测。2018年EASL指南也指出,一旦发现肝内小结节,应尽早通过影像学检查或活检进行确诊。


“小针小线”显功效


前面提到,彻底清除肿瘤主要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几种方式,也可以通过肝移植彻底清除肿瘤。但是对于恶性肿瘤来说,肿瘤被彻底清除后,仍然有很大可能复发,外科手术虽然是能够彻底清除肿瘤的一种好办法,但有些患者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一些反复复发的患者不能够进行多次手术。肝移植虽然也可以治愈肿瘤,但由于肝源较难获得且移植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临床当中也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因此,能够反复进行治疗的介入技术,成为了肝癌患者早期局部治疗的一种优选。介入治疗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介入治疗后2-3天患者即可出院。


肝癌的介入治疗主要分为两种方法,即影像指导下的导管治疗以及影像指导下的穿刺治疗。主要原理就是在血管造影、CT或超声的辅助下,通过导管或穿刺针到达病变局部,对肿瘤进行灭活。


☆ 穿刺治疗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穿刺消融可以对肿瘤进行完全灭活,肿瘤灭活即为治愈,再出现复发的患者可以再次进行穿刺治疗。


穿刺介入主要是在影像学的引导下,将穿刺针从腹部刺入,直接进入到肿瘤局部,通过高温消融或低温灭活(-100℃)将肿瘤杀死。


图. 介入治疗后肿瘤完全灭活的动物肝脏


☆ 导管治疗



对于中晚期患者,通常采用导管进行介入治疗导管介入主要是在影像学的指导下,将导管通过血管输送到肿瘤局部,通过动脉栓塞药物如碘化油、载药微球等将肿瘤周围血管堵住,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和营养输送,使肿瘤“饿死”。另外一种导管介入方式是通过动脉导管对肿瘤进行局部给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加强治疗反应,并减少全身的副作用。但导管介入常需反复进行,以提升治疗效果,这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防止肿瘤的快速进展。


图. 动脉栓塞示意图


总的来说,肝癌的发病基础已经比较明确,通过加强对慢性肝病的管理,能够对肝癌进行早期的预防。而对于已经转化为肝癌的患者来说,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介入技术就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专家介绍


邹英华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

国家卫健委肿瘤微创介入与外周血管介入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主编

中国医促会肝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师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擅长:肝癌、肝血管瘤、肾癌、膀胱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治疗等;以及肾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和下腔静脉、肝静脉病变的血管扩张和支架成形术。


1986年考入原北医大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全国一级教授、著名医学专家汪绍训、李松年先生,其博士课题“肝癌的介入治疗研究”获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和北京青年科技论文奖。


邹英华教授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985” 基金一项、北京自然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5名,其中博士20名。


北京博仁医院出诊信息:每周日下午13: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