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

李智慧主任:如何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3大要点需牢记!

字号: + - 14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治疗过程相对复杂且影响移植预后的因素众多,因此在患者整个治疗周期都要做好预防,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就是预防移植后的并发症。那么,移植后的并发症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呢?本期科普,北京高博博仁医院移植科李智慧主任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的相关问题为病友们答疑解惑。


要点一:预防感染

感染是患者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患者的整个移植过程中,通常会给予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等药物来预防感染。

要点二: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在移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大多都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具体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需要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GVHD发生概率与风险综合评定。

要点三:预防复发

复发是移植患者最关注也是最担忧的问题,需要在患者整个治疗周期中做好防范。

01

移植前良好的疾病控制

移植前应力争达到MRD阴性的完全缓解,这是降低移植后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02

制定有效的移植方案

包括预处理方案的制定以及对于移植后合并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疾病的恶性程度、病程长短、既往的治疗、移植前的疾病状态、患者的一般状态、年龄以及移植的类型等,定制个体化方案,兼顾移植的疗效和安全性。

03

选择合适的供者

供者选择的基本原则包括:造血功能的正常、免疫功能的正常、无恶性肿瘤病史、无传染性疾病(乙肝除外),以及能够耐受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在北京高博博仁医院移植中心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的变异,也是供者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目前,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可以检测的遗传易感基因已达900多种。

04

移植后MRD的监测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移植后MRD的监测对移植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患者移植后骨髓形态学达到完全缓解,但体内仍可能残存少量的肿瘤细胞,这些用更敏感的方法才能检测到的残留肿瘤细胞,就被称为MRD(微小残留病),它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重要隐患。目前检测MRD的方法包括流式、融合基因定量、二代测序(NGS方法)等。

另外就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这个要根据患者复发的风险而定。对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免疫抑制剂在早期应该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如果没有活动性GVHD的患者,应该早期减撤免疫抑制剂

05

移植后的早期维持治疗

对于高危的复发难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后仍然存在复发的风险。所以,移植前MRD没有达到阴性或者存在预后不良的基因突变的患者,在移植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通过维持治疗来预防复发。相关研究表明,移植后进行维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维持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 400-00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