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简称 MRD)检测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MRD检测可以协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而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然而,MRD检测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本期,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肿瘤科九病区林跃辉主任联合高博诊断中心分子诊断实验室郑勤龙主任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MRD检测方式及其差异,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的医学检测手段。
MRD,你了解多少?
简单来说,MRD指的是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体内仍然残留的少量肿瘤细胞。别看这些肿瘤细胞数量少,它们却可能成为肿瘤复发的“种子”,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医生而言,MRD是评估患者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关键依据。研究表明,MRD阴性的患者往往有着更长的无病生存期和更好的生存质量,复发风险也相对较低。例如,在白血病的治疗中,若患者在治疗后的MRD检测呈阴性,那么其复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5年生存率也会显著提高。此外,MRD检测还能为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以白血病为例,通过MRD检测,医生能够评估患者在化疗等治疗阶段后的病情状态。如果MRD检测阴性,意味着患者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量极少,后续或许可以适当降低巩固治疗的强度;反之,如果MRD检测阳性,医生便能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加大治疗力度,采用更积极的治疗手段,如更换化疗药、靶向药、及时加入免疫治疗等,后续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此降低白血病复发的风险。
正是因为MRD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准确检测MRD就显得尤为关键。目前,MRD检测方式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肿瘤类型和患者情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些检测方式的差异。
常见MRD检测方式大盘点
目前,常见的MRD检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流式细胞术(FCM)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技术的检测方法。肿瘤细胞表面及细胞中存在很多标志物,也就是“抗原”,抗体能特异性与抗原结合,就如同锁与钥匙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把带有荧光的抗体加入检测样本,抗原和抗体便会特异性结合。样本中的细胞依次通过检测区,经激光照射后,抗体上的荧光被激发出来,流式细胞仪收集荧光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分析得到流式图。在MRD检测时,它能识别和计算治疗后白血病细胞残留的比例,以此评估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能检测出低至0.01%的残留白血病细胞(即可以发现万分之一的残留肿瘤细胞)。
优点:
• 检测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细胞;
• 同时检测多个标记物,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缺点:
• 需要新鲜的样本,样本处理要求较高;
• 对于某些类型的肿瘤,特异性标记物可能有限。
2、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技术通过扩增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序列,检测这些序列的存在和数量,从而判断MRD的状态。PCR技术包括实时定量PCR(qPCR)和数字PCR(dPCR)。
◆ 实时定量PCR(qPCR):
在MRD检测里,实时定量PCR主要用来检测白血病细胞残留的基因或染色体有没有异常。首先从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提取白血病细胞的DNA或RNA,设计专门的引物,针对白血病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异常区域进行PCR扩增,再分析扩增后的产物,这样就能判断MRD是否存在以及水平高低,可以检测到的肿瘤细胞水平达到10-6。
优点:
• 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极低数量的肿瘤细胞;
• 定量准确,能够提供目标序列的拷贝数。
缺点:
• 需要已知的基因突变或特异性序列;
• 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
◆ 数字PCR(dPCR):
数字PCR是将一个样本分成数十到数万份,再分到不同的反应单元里,每个单元独立进行PCR扩增。扩增完成后,统计含有DNA模板的反应单元数量,就能定量MRD。
优点:
• 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单个分子突变;
• 定量准确。
缺点:
• 设备昂贵,检测成本高;
• 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3、二代测序(NGS)
二代测序也叫下一代测序,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快速测定DNA或RNA样本的碱基对。在MRD检测中,NGS能够对大量DNA或RNA分子进行深度测序,识别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或异常,从而发现低水平的白血病细胞。NGS测序方法可以检测出的肿瘤细胞水平可以达到10-5至10-6。
优点:
• 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突变;
• 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极低频率的突变。
缺点:
• 成本较高,检测费用昂贵;
• 数据分析复杂,需要生物信息学支持。
如何选择合适的MRD检测方式?
选择合适的MRD检测方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肿瘤类型、样本类型、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实验室条件等。
在血液系统肿瘤领域,流式细胞术和分子检测是常用的检测方法。针对一些没有分子标记的情况,无法使用PCR的方法来检测的,只能用NGS来检测。此外,有些基因需要测序较深,比如FLT-3基因,如果在分子水平还存在残留,大约20%的患者可能还会复发。还有,免疫治疗后有些肿瘤细胞的抗原会发生漂移,如果按照原来标志物做流式残留检测,就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这种情况下,进行分子检测就是很好的检测方法。当然,对于已知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也可以使用PCR技术,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语
MRD检测在白血病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对于准确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对MRD检测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白血病基因检测」揭秘专题来了~
抗“白”路上,我们与您同行!
从大家关注的「白血病常见检测报告全揭秘」,到患友们疑惑的「野生型、杂合型、基因突变和融合基因有何不同」,再到令患友们难以理解的「MRD检测方式有这些差异」,以及「除了BCR-ABL,费阳患者还需要关注这些」……我们将一一为您呈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本文专家简介
郑勤龙主任
高博诊断中心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整合诊断专家组专家。
北京医学会临床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
研究员,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学士,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TheUniversityofOklaho-ma)健康医学中心博士后。
现任具有30多年癌症等疾病的实验室检测与研究经验,包括风险评估、早期诊断、预后、药物筛选、药效监测等。先后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临床病理和检验医学系、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北欧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欧国际生化病理研究中心(北京)公司工作。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
林跃辉医生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一科(血液/肿瘤)九病区主任;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血液科工作10余年。主要从事白血病的化疗及免疫治疗,从事CAR-T细胞治疗多年,熟悉CAR-T细胞治疗风险的处理,并熟知各种免疫治疗的异同及其相互之间的桥接等等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及免疫治疗、化疗与移植之间的桥接工作等。
专业擅长:
进入临床工作之前,学习过血液病相关的特殊检验技术,擅长各种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知血液系统疾病各种特殊检查,有丰富的血液病的鉴别诊断经验。
战友们,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拨打咨询热线:13511096294 ,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博仁小助手】微信进行详细咨询。
【博仁小助手】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