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ology血液前沿报道:APBMT2025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2025年9月17至9月20日,第30届亚太地区血液和骨髓移植年会(APBMT 2025)将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本届大会中,北京博仁医院童春容主任团队冯少美主任将代表团队带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研究报告,同时还被邀请做CAR-T会场联合主席。本文将对该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整理与分享。
壁报展示
题目:CART CELL THERAPY BASED ON ALLO-HSCT IN PATIENTS WITH R/R DLBCL
第一作者:冯少美
通讯作者:童春容
单位: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
研究背景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或自体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预后极差。治疗失败或疾病复发可能与体细胞遗传易感基因相关。
虽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DLBCL中的疗效并不理想,但移植能够将患者的免疫平台替换为供者型,随后联合
研究目的
报道R/R DLBCL患者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进一步联合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长期疗效。
研究方法
对既往接受过ASCT或自体CAR-T治疗并复发的DLBCL患者进行遗传易感基因筛查。若患者存在遗传高危因素,则行allo-HSCT。完成免疫平台替换后,再给予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以评估疗效。患者在获得缓解后可进行维持治疗,并随访生存情况。
研究结果
2例女性患者于2020年接受了allo-HSCT联合供者CAR-T治疗,此后均持续处于缓解状态。治疗时患者年龄分别为38岁和56岁;两人均在接受三线及以上治疗(包括ASCT/自体CAR-T治疗)后复发,随后行allo-HSCT。
遗传易感基因检测显示:2例患者均携带3个以上由权威文献报道的显著基因突变(一类基因变异),以及10个由至少两种软件分析判定为潜在有害的基因突变(二类基因变异)。
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供者CAR-T细胞治疗后,2例患者均实现了5年的长期无病生存(DFS)。
研究结论
R/R DLBCL患者在ASCT或自体CAR-T治疗后复发的预后极差,而allo-HSCT在DLBCL中的疗效远不如在B-ALL中的疗效。尽管单纯allo-HSCT预后有限,但由于其能够将患者免疫平台替换为供者型,再次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如供体CAR-T)有望取得良好疗效,并获得长期DFS。
■ 本文专家简介
童春容主任
高博医学(血液病)研究中心免疫与靶向治疗学科带头人,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科研院长,血液一科(血液/肿瘤)主任;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
专业擅长:
从事血液内科临床工作及实验研究40多年。擅长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擅长通过血液病整合诊断, 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染色体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基因诊断技术,病原分析技术,药物浓度及药物代谢基因分析技术,来实现对血液病进行整合及个性化治疗。
学术任职: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血液细胞检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远程诊断诊断能力培训组副组长;
《中国生物治疗杂志》编委。
冯少美主任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一科(血液/肿瘤科 淋巴瘤组负责人)。
职业背景: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先后就职于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8年加入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长期从事复发难治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专业擅长:复发难治淋巴瘤的整合诊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瘤、淋巴瘤的细胞免疫治疗(CAR-T细胞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科研成果: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及国内高质量学术论文;摘要多次在欧洲血液年会/美国血液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壁报展示。
文章来源 | Htology血液前沿